協會
如何從官辦走向民間化?—商會協會存在四大“軟肋”
【好展會網】
軟肋一:缺乏準確定位<br><br> 在各種行業協會時注意到,協會成員在介紹協會領導時,大多會介紹一下該協會的負責人原來在某某政府職能部門擔任什么樣的職務,他們的名譽會長是哪一個領導。有的協會來得更加干脆,秘書長不叫秘書長,而叫他原來在政府部門擔任的職務,如某某主任、某某處長。一位在深圳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民營企業家對記者說:協會說服企業參會時,往往是以政府代表的面孔出現的。<br> 上海市曾經對行業協會進行過一次調查,調查結果顯示:58.96%的協會負責人由上級部門委托或由上級人員兼職;94.78%的協會重要會議或重要活動邀請上級部門代表參加,85.07%的協會負責人參加上級部門召開的有關會議;70.90%的協會定期向上級部門匯報工作和接受相關檢查或評比,協會的重大舉措經上級部門批準;79.10%的協會重大舉措聽取上級部門的意見。<br> 記者在采訪中詢問:行業協會在發展中的主要問題是什么?有半數以上的行業協會認為“上級部門授權和支持不夠”是第一位的原因,他們把“政府給行業協會更多授權”作為政府給予行業協會的首要支持。這與行業協會把自己當作政府代表的定位分不開。<br> 其實,協會并不是什么時候都把自己當作政府代表的,協會向政府職能部門反映問題時,往往又是以企業代表的身份出現的。<br> 一位已經加入了兩個協會的中小企業主對記者說:其實協會既不獨立于政府也不獨立于少數給錢的大企業,他們既代表不了政府,也代表不了行業內所有的企業,甚至大多數企業;因為他們依附政府職能部門,所以有些問題不敢反映;因為他們資金來源的一大塊是行業內大企業,所以他們有時會不顧數量眾多的中小企業的利益。<br>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市場規范管理司司長張經在一本書中提出過類似問題:外國政府來了,自然有我國的各級政府從容不迫地接待;外國的企業來了,我國大中型企業代表可以接待和談判;但是外國的行業協會來了由誰來接待和與之進行談判呢?現有官方的幾百家全國性的行業協會,由于大部分是行政權利的延伸,基本不能正確代表和反映同業企業的切身問題,所以不能作為對等的談判對手與其周旋。<br> 由于行業協會并不能代表行業利益,企業宣布退出協會的事例不斷發生。2002年3月20日,北京富亞涂料有限公司宣布退出中國涂料工業協會。富亞公司所說的:“不是我們不需要行業協會,而是我們需要什么樣的行業協會。——這才是我們所應格外關注的問題的焦點。”<br> 廣東省高科技產業商會秘書長王理宗認為,解決上述問題的辦法是商會協會走向民間化,就是行業協會無論是在組織、經費、服務還是在運作機制方面都應是非官方的,協會由會員組成,為會員服務,會員與協會之間不存在行政性的隸屬與管轄關系,行業協會與行業協會之間也不應該存在級別與區域的管轄性質的聯系。王理宗認為,只有行業協會民間化,才能形成公信力。<br> 目前,在商會協會從官辦向民間化轉變方面,已經有了松動。在日前舉行的深圳市第四次律師代表大會首次明確規定,會長由代表們直接選舉,而非領導機關指定。新一屆律師協會會長、理事均由160多名律師代表直接選出的律師擔任,而不再由司法局有關官員及指定的人擔任。這一改革一出現就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知名社會學家、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副主任洪大用認為,深圳律師協會的這種改革是中國行業協會改革的方向,也是中國民間協會走向健全的發展方向,即逐漸由官辦走向民間,由強大的行政管理走向部分的自我管理和部分行政管理相結合。<br><br> 軟肋二:缺少運轉資金<br><br> 深圳市軟件行業協會的裘昌淼副會長這樣向記者介紹目前行業協會的發展現狀:“大致上可以分為三種情形。第一種是半官半民型的,職能不夠明確,協會賦予了政府的部分職能,官辦色彩較濃,依賴性過強,難免違背行業協會的宗旨,往往容易使協會淪為政府的附屬機構;第二種是市場化運作型的,已經從舊的協會性質中脫胎換骨,基本實現了市場化運作,比如深圳市的鐘表行業協會、家具行業協會等,這也是行業協會發展的方向;第三種是經營不善,半死不活的。目前,這類協會占的比例較大,需要迅速改革,使其真正發揮協會的作用。”<br> 然而對于行業協會市場化運作的方式,許多行業協會負責人提出了不同意見。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副會長夏德明明確表示:協會逐漸民間化、逐漸靠自己養活自己已成必然趨勢,但是不能因此把行業協會辦成以贏利為目的的經營性機構。其實夏德明所主持的深圳市企業聯合會、深圳市企業家協會也面臨著資金壓力問題,他們也基本上是靠企業所交會費維持生存,他們走過的歷程很具代表性:由政府資助到自己養活自己。現在他們主要是在服務好企業上想辦法,在這里,誰沒有服務好企業,誰就有失業的危險。<br> 據介紹,資金問題上,國外是依靠會費以及提供其他服務收取的費用,會費多由理事會制定統一的標準,按企業規模大小等因素予以確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市場規范管理司司長張經認為,我國行業協會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是經費來源不足。這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會費標準過低。由于目前社團收取會費的標準是國家1992年制定的,標準偏低,已遠遠不能適應協會發展的要求;其二,由于會員繳納會費后得不到任何服務,有問題也不能解決,漸漸對行業協會失去信心,因此,行業協會活動經費不足問題越來越嚴重。<br><br> 軟肋三:缺乏職業社團人<br><br> 協會組織作為協會的權力機構,理事會應該在會員單位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工作人員中應該具有專門的職業社團人。然而1999年上海有關部門對上海現有的行業協會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卻顯示:55.8%的協會會長或秘書長由大企業或者行業龍頭企業代表出任,40.58%的協會由來自政府部門或控股公司的人員擔任或者兼職,而中小企業擔任這類職務的僅占3.62%;被調查的行業協會中專職工作人員來源主要來自離退休干部和內部借調,分別占總數的48.25%和31.84%,不足20%來自社會招聘、分配、主管部門任命或其他途徑。<br> 王理宗也指出,缺乏一種從社會或行業選擇行業協會所需人才的體制,是我國行業協會比較薄弱的另一重要原因。王理宗說,據不完全統計,當前大多數行業協會的專職人員數量較少,52.20%的行業協會有專職工作人員1至5人,38.97%的行業協會有6至10人;5.15%的行業協會有11至15人,3.68%的行業協會有15人以上。<br> 王理宗還指出,行業協會人員學歷水平偏低、年齡偏高、來源非社會化,普遍缺乏做合格社團人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不能為會員企業提供大量高質量的服務,自然就無法吸引更多企業的進入,從而導致了會員數量不足。由于行業協會較低的行業覆蓋率,也就直接影響到行業協會的權威性及經費收入,于是難于吸引優秀人才的加盟。<br> 因此王理宗提出,社會需要職業政治家、職業企業家、職業經理人,同樣,社會也需要職業社團人。只有實現社團人職業化,社團人才能將協會的工作當作自己畢生的事業去經營,不斷探索和創新,實現協會的產業化、社會化。他甚至建議,在大專院校應該設立專門培養社團人才的專業,有關的政府部門應有計劃地組織現職的秘書長進行培訓。<br><br> 軟肋四:職能不健全<br><br> 說到商會協會的職能,業內人士總是很自然地想起美國商務促進委員會(簡稱BBB),他們在美國電子商務活動的推進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br> 最初,由于電子商務的虛擬性、隱蔽性,使消費者及經營者在網上交易時,由于不能全面真實地了解對方情況,導致對網上交易沒有信心,這成為當時阻礙美國電子商務大規模發展的一個關鍵。在這種狀況下,BBB根據其《在線商務活動準則》的規范,向符合該準則并承諾遵守信息披露和和解規范等準則的在線商家發放“信任標記”。凡是獲得BBB“信任標記”的在線商家,就說明其具有比較高的信用標準,消費者和其他經營者可以放心地與其進行交易活動。而且BBB還積極與政府保持聯絡,一旦發現商家有犯罪的嫌疑就會立刻告知政府有關部門。從而使得美國的電子商務在消費者中建立起了廣泛的信心。<br> 王理宗告訴記者,境外一些企業有這樣一個習慣,要了解某企業是否有信用,往往通過相關的行業協會來了解。<br> 我國行業協會的職能與發達國家相比,有較大的差距。北京市經委行業管理辦公室編寫的《歐美、日本行業管理及協會組織考察報告》中指出,美國、日本、歐洲行業協會都具備而北京行業協會不具備的功能有這樣幾項:行業統計、參與質量監督、制定行規、協調價格、參與指定行業標準及實施監督、市場建設(反傾銷)、發展行業與社會公益事業。<br> 在我國,行業協會的現有主要職能中,排在首位的是認為幫助企業和政府溝通(占93.02%)。因此,張經指出:“在行業協會職能問題上,我國現階段的行業協會還只具備一些極簡單和初級層次的職能,行業協會的一些重要職能,或由于體制的原因不歸屬于行業協會;或由于行業協會自身的原因沒有建立相關機構而不能行使這些職能;對行業協會行為的規范,尤其是對行業協會壟斷行為的規制缺乏相應的法律依據。”<br><br>
(好展會網 )
(好展會網 )
免責申明:1.部分圖文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微信公眾號,目的在于分享更多信息。
2.信息內容僅供學習,參考,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不對信息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做任何保證。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及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刪除,聯系方式qq:2119739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