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中國有關電力部門正加緊謀求火電發展困局
中電聯有關負責人24日對記者表示,中國的一次能源結構決定了中國以煤炭為主的能源利用格局將長期存在。在大力發展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等非化石能源的同時,清潔、高效地發展煤電仍是中國未來電力發展的一個重點,一段時期內,火電的主導地位不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據介紹,近幾年來,尤其是2008年以來,由于煤價飆升等諸多原因,火電行業一直在不斷攀升的成本壓力中負重前行,由此帶來了火電企業保障社會經濟穩定運行的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受到影響、經營風險日益加劇等一系列問題。
中電聯的統計顯示,近年來火電投資比重持續下降。2011年底,全國全年電源投資為3712億元,其中火電投資1054億元,僅為2005年的46.4%,已連續6年同比減少。火電投資規模和比重持續下降,將影響到幾年后的電力供應保障。
中電聯預計,2012年全國新增裝機容量將比2011年減少1000萬千瓦左右,是2006年以來投產最少的一年。其中,火電(特別是煤電)新增接近5000千瓦,明顯少于2011年。另外,2012年火電新開工項目規模只有2000萬千瓦左右,與“十二五”期間電力消費增長對火電年均新增規模接近6000萬左右的需求比較差距很大,火電新增規模大幅減小將對電力供需平衡產生明顯影響。
尤其是,火電行業的經營情況不容樂觀。2011年前11月份全國火電生產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06億元,同比下降59.1%;雖然火電企業仍有部分利潤,但這部分利潤主要集中在東部的廣東、浙江、江蘇等上網電價相對偏高的少數幾個省份,大部分省份的火電企業經營非常困難。此外,去年前11月份五大發電集團綜合業務實現利潤總額19.6億元,比上年同期降低151.4億元,同比下降88.6%,經營壓力持續上升。
中電聯認為,這些問題的長期存在和累積,將嚴重制約中國電力行業的健康發展,影響中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破結火電行業的發展困局迫在眉睫。為此,建議加快轉變中國電力發展方式,調整電力布局和結構,建設以特高壓為骨干網架的堅強智能電網,實施大規模、遠距離、高效率輸電,集約化開發大煤電、大水電、大核電、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保障電力的安全穩定供應。此外,推動建立科學的電價機制,加強電力工業統一規劃,構建權威的電煤綜合協調監管機制等。
(好展會網 電力電工專題 )
相關文章
- 2009年第九屆中國國際電力電工設備與技術展覽會
- 2010中國吉林電力電工及節電節能產品展覽會
- 特來電、科士達、華泰等100多家知名企業齊聚成都,第十六屆四川電力及充電樁展5月4日盛大開幕
- 2012新能源與電力電工展11月迎接四方賓朋
- 2009年第七屆中國(四川)國際電力產業暨電力電工裝備、電網建設及電氣自動化博覽會
- 2009第四屆青島國際電力電工展覽會
- 中國國際電力設備及技術展覽會 (EP Shanghai 2025)暨上海國際儲能技術應用展覽會
- 電力工業如何從“制造"走向"智造”?周孝信院士等行業大咖是這樣說的
- 2011年北非阿爾及利亞電力展/發電機/太陽能/風能
- 2010國際電力展再掀行業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