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創新:東莞推動經濟社會“雙轉型”的不竭動力
創新,已經成為東莞推動經濟社會“雙轉型”的不竭動力。過去五年,“摸石頭過河”難免有磕磕碰碰。未來五年,東莞必將繼續大步流星走在創新發展的大道上,向“幸福東莞”高水平崛起的目標邁進。
三十年前,東莞以“敢為天下先”的氣魄挺立在改革開放的潮頭。在“摸著石頭過河”的探索中,形成了舉世矚目的市鎮村組四級驅動,“三來一補”“兩頭在外”的東莞模式。
三十年后,東莞在金融風暴的洗禮中邁開“雙轉型”的步伐。過去的五年,從產業轉型“1+26”配套文件到推動外經貿發展28條,從撤組并村到積分入戶,東莞新一輪“摸著石頭過河”探索出了適合東莞未來發展的新路。
在這些探索中,東莞人的創新精神始終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終極動力。
即將召開的中共第十三次黨代會,將確立未來五年東莞的發展方向。可以肯定,在過去五年“摸石頭過河”探尋出的發展道路上,下一個五年,東莞將闊步流星,在不斷創新中謀求高水平崛起。
現有產業環節中的先天不足,限制了轉型的步伐。以加工貿易起步的東莞,要擺脫其“制造車間”的刻板印象,必須填補在研發、設計等環節上長期存在 的空白。在新形勢下,東莞產業結構調整同樣需要新的政策支持。“1+26”政策體系和“八個10億元”扶持政策,給東莞產業注入一針強心劑。2008年, 東莞正式啟動轉型升級試點工作。2009年4月,“1+26”政策體系正式亮相。這些政策文件包括如何促進創意產業、軟件產業、信息服務業等重點產業,也 包括資助重大科技項目計劃。對于一直被認為“星星滿天,獨缺明月”的東莞產業而言,這一配套政策的重點之一就在于“著力扶優扶強”。
其后實施的“八個10億元”政策也重在扶持企業發展。其中10億融資資金已幫助1430家企業獲得貸款548.3億元;10億科技創新資金已支 出7.1億多元;10億加工貿易企業升級轉型資金已支持587家企業。為解決中小企業、科技企業融資難問題,市財政還分別投入3個3000萬建立科技企 業、港資企業、臺資企業3家信用擔保公司,成立了1家風投公司、2家小額貸款公司和38家擔保公司。
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是東莞產業結構調整的重中之重。東莞率先在國內引進港臺企業輔導機構,率先在全省推行“內銷集中申報”,率先在全國建立來料加工企業 不停產轉“三資”企業的“無障礙通道”,積極推動加工貿易企業轉變經營模式、優化企業形態。2008年以來,東莞已有2871家來料加工企業成功轉型,東 莞成為全國兩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試點城市之一。
在舉國上下同答“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考題時,東莞用這一系列創造性的政策體系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東莞經濟增長方式發生了明顯改變,自主發展能力顯著增強,產業結構調整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全市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從2007年的 44.1%提高到2010年的48.7%,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工業總產值比重從27.4%提高到30%以上,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從31.9%提高 到36.2%。
東莞將外來務工人員統一尊稱為“新莞人”,在全國創新成立了新莞人服務管理局。近五年來,東莞大幅提高新莞人工資待遇,建立企業工資監控制度、欠 薪預警報告制度和工資墊付制度,僅去年就為10萬多名新莞人追回勞動報酬2.1億元。新莞人與戶籍人口同等享受政府的資助性培訓政策,安排資金4900多 萬元培訓了39萬人次。
東莞還在全省率先出臺非戶籍人口積分入戶方案和非戶籍人口子女接受義務教育辦法,首次面向全市新莞人公選聘任了團市委專職副書記、市總工會和市婦聯專職副主席,錄取9名基層企業新莞人擔任公務員,提高新莞人政治地位……
(好展會網 )